以 人 为 本 ※ 创 新 发 展 ※ 为 学 生 终 身 幸 福 奠 基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初一年级组道法学科

(封面)




备课组长:周伟力

年级主任:杜欣

包科领导:侯召杰






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单元名称

在集体中成长

整体感知(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将我们的学习从自我认识、与他人交往等方面扩展到集体生活。对初中生而言,日常的学习小组、班级、社团、学校等都是能够带来归属感的集体,集体生活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园地,学习过集体生活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

本单元包括前言、第六课“‘我’和‘我们’”、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体会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增强对集体的责任和担当,使集体主义教育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方向拓展。


课标要求

1.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中增强合作精神。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

单元目标

1.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主动承担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2.理解集体的温暖的主要表现,知道集体的力量的来源,懂得集体的力量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集体的力量;集体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难点:美好集体的特征;小群体的特征;正确对待小团体主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2.道德修养:团结同学,宽容友爱。

3.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②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4.责任意识: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

学习导航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时安排

7课时


主备人:张卓卓 参备人: 七年级道法教研组


3.1.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主动承担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2.理解集体的温暖的主要表现,知道集体的力量的来源,懂得集体的力量的作用。

重难点:

重点集体的力量。

难点集体温暖的表现。

一、新课导入



教师: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人格的完善,是在“我”和“我们”的共同生活中实现的。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人人都需要集体。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集体生活邀请我”。

课堂教学


1 、探索新知

1.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集体、集体的联结度的内涵。

2)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3)感受集体的温暖。(重点)

4)理解集体力量的作用。(重点)

5)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难点)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勾画相关知识点。

1)什么是集体?

2)怎样感受集体的温暖?(或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3)集体荣誉感的含义和作用。

4)集体力量的来源。

5)个人力量与集体的关系。

6)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

一、集体的温暖

3.活动一:图片解读。

课件展示军队、国家、学校、班级、跳绳队等图片。

思考:这些组织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是集体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板书:什么是集体。

教师: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组织性、稳定性、纪律性是集体的显著特征。

4.活动二:图片分析。

思考:观察图片,请你判断哪些是集体。

课件展示路上的行人、乘客、购物人群、犯罪团伙等图片。

思考:这些是不是集体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特别强调一下,犯罪团伙看似有组织性,但是他们做的都是违法的事情,缺乏正义性,所以犯罪团伙不能算是集体。

5.活动三:读材料,谈启示。

课件展示材料“洪水中的蚂蚁团”。

突如其来的洪水包围了一小块土地,那一小块土地上生活着许多蚂蚁,是蚂蚁的家园蚂蚁们爬出洞穴,一阵慌乱之后,又恢复了秩序,他们聚拢形成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来,没有一只蚂蚁逃走,蚂蚁团在水面上慢慢飘动,蚂蚁们赢得了生存的机会,抵达陆地,才分散开来

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一个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产生的作用就越大,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过渡)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需要,那么,我们在集体中能感受到哪些温暖呢?

板书:感受集体的温暖。

6.活动四:分析情境,谈谈感受。

课件展示情境一和情境二。

情境一:踏进中学校园,进入新班级,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如果班级里有一个你的好朋友,你会怎样为什么

情境二:上课铃响了,你匆匆忙忙跑进教室,却发现自己走错了班级你是什么感受

思考:我们可以从集体中感受到什么?

答案提示:安全感、归属感。

课件展示教材P54相关链接”。

教师: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课件展示情境三和情境四。

情境三:晨跑时你不小心摔倒了,后面的同学赶紧把你扶了起来你的感受是什么放学时下雨,同桌拉你到他的伞下,送你回家你的感受是什么

情境四: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你们班因劳动周表现优秀班级卫生保持良好获得校长表扬和“流动红旗”作为该班的一员,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思考:在这两个情境中,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提示:在集体中,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集体荣誉感。

7.活动五:课件展示教材P55相关链接”。

教师:结合相关链接,体会集体荣誉感。

板书: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教师: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成员共同的荣誉。

8.活动六:播放视频《团队的力量》。

学生谈一谈观看视频得到的启示,教师引入第二目。

二、集体的力量

9.活动七:话题讨论。

讨论:人多一定力量大吗?

课件展示天鹅、虾和梭子鱼,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教师:古语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意思是说,如果一千个人同心同德,就可以发挥超过一千个人的力量;如果一万个人离心离德,恐怕连一个人的力量也比不上。所以说,集体力量的大小并不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有没有共同的目标、分工是否明确。

板书:集体力量的来源。

10.活动八:材料分析。

课件展示材料。

202263日,“屈原故里”中国龙舟争霸赛宜昌在秭归县茅坪镇徐家冲港湾开赛本次赛事共有16支代表队参加,经过激烈角逐,广东顺德龙舟队同时获得22人大龙舟200米和500米直道赛冠军,3 000米绕标赛冠军以及总成绩冠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每个队员的相互配合和努力

思考:从个人力量与集体的关系角度看,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师: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板书:个人力量和集体的关系。

板书: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

11.活动十:情境探究。

课件展示学校开展的三个活动情境。

情境一:学校组织集体春游,全体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前进以前在学校里出了名的几个调皮捣蛋的“难缠鬼”,也老老实实地服从要求,遵守纪律

情境二:我校三位同学代表本市参加第二届防震减灾知识大赛,取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情境三:学校团委组织团员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学们密切配合互相交流,彼此分享感受,健康快乐成长

思考:从三个情境中,你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对个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2学习评测

见导学案

  1. 课堂总结

集体是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在集体中,我们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成员的团结协作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我希望我们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集体中感受温暖,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在集体中共同成长。

4、布置作业

基础题:教材5255页练习,同步练习相关章节

拔高题:

5、板书设计


3课后反思








主备人:周伟力 参备人: 七年级道法教研组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 “我”和“我们”

集体生活邀请我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学习目标】

1.知道集体的含义,感受集体的温暖。

2.了解并维护集体荣誉感。

3.理解集体力量的来源,理解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3.理解集体力量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能够利用集体的正能量提升自己。

学习重难点

重点:感受集体的温暖,体会集体力量的强大

难点: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

【学习过程】

  1. 【课前导学】

  1.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_________的整体。

  2. 一般来说,集体的___________越高,个人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

3、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____________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__________

4、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__________可以实现___________,产生强大的合力。

6、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一个人。

二、【核心素养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教材53—57页内容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探究一】判断:公交车上的乘客、超市的人群、犯罪团伙、传销组织,这些是不是集体?

如果不是,那什么是集体





【探究二】某中学要举行秋季运动会,晓华建议三级跳远很棒的小军积极报名参加:快去报名吧,你一定能夺得冠军,我班这个项目一定会因你而精彩!“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只要学习好就行,何况我的优异成绩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集体是靠不住的,我又何必为集体浪费时间和体力呢!”小军理由充分地回应道。

思考:如何评价小军的这种行为?




童谣:“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探究三从童谣和漫画中,我们可以知道:

(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什么?


(2)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堂检测】

一、基础题——单项选择题

1.20221121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据统计,我国直接参与和配合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

  1. 集体成员数量越多力量越大 B.个人的力量对集体的发展微不足道

C.只要个体做不到的事情集体都可以完成

D.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我们生活在班级和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是因为(  )

我们在集体中受到尊重和关爱  ②集体带给我们温暖 

有了集体我们什么都不缺了  ④在集体中我们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草是散的,汇集起来就是广袤的草原;沙是散的,堆积起来就是茫茫的沙漠。”下列诗句意思与该句意思一致的是(   )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在学校评比中,七年级(1)班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流动红旗。同学们欢呼雀跃,并表示会继续保持,争取让流动红旗留在班里。这表明( )

当集体受到表彰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②集体荣誉感让我们骄傲、自豪

集体荣誉感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④集体荣誉是班级中优秀同学努力的结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群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我们每个人都应坚定信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涓成海、聚沙成塔,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这说明 (  )

A.人数越多,集体的力量越大 B.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完成一切事情

C.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D.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有限的,对集体的发展微不足道

6.一个人像棵小草,集体则是抗拒暴风雨的森林。这句俗语揭示的深刻道理是(  )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集体的力量在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③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沙是散的,堆积起来就是无限的沙漠;水是散的,聚集起来就是辽阔的海洋;风是散的,汇集起来就是无穷的风暴。”这揭示了(  )

A.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B.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C.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更有力量 D.集体力量必然大于个人力量

8.小明在日记中写道:“班里同学们那种努力学习的状态,让我想偶尔偷懒的小心思都只好偷偷缩回去了。”这说明 (  )

A. 集体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B. 集体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C.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D. 在集体中只能与集体保持一致

9. 下列关于个人与集体关系最完整的表述是(    )

A.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B.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C.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离不开个人 D.简单聚合在一起的群体就是集体

10. 中午午休时间,小张进教室晚了,看到同学们都趴在课桌上睡觉,他蹑手蹑脚地走到自己的座位,很怕惊动其他同学。我们从这则材料中可以得出 (  )

A.个人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B.集体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C.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D.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11

德 ※ 善 ※ 博 学 ※ 笃 行